很多人把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不断渗透比喻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生产力的提升,也有很多人开始对工作的未来感到担忧,担心着社会动荡和变革,担心着被机器人替代…

本文通过结合人口变化趋势,对比不同自动化程度行业的人均产值和附加值,回顾历史发展的真实故事,给出了对于未来10年,人口,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小猜想。

人口:老龄化社会要来到了吗

提到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大家老生常谈的话题。的确,人口红利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独特优势和强大动力。但近年来,作为全球人口数量第一的大国,劳动力人口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变化,人口红利也在逐渐减少。

population.gif

据国务院统计,最近10年来(2010-2021)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从9.4亿下降到9.2亿。根据统计数据预测,未来10年的劳动力人口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到2030年,我国的劳动力人数可能会跌到9亿以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将达到25%左右,正如很多发达国家所面临的现状,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曲线图.jpg

产业:工业行业增长强劲   

        虽然劳动力供给在减少,但中国工业产值、经济增长势头仍然迅猛。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在2020年中国的GDP仍超百万亿,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根据国家经济数据预测,我国未来十年的GDP增速预计在年均4.5%左右,也就是说,到2030年,中国GDP总量有望达到28万亿美元。作为“世界工厂”,工业制造业全球第一的国家,中国2020年的工业产值规模已经增加到31.3万亿元,让世界各地看到了更多“Made in China”。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预测年均5.9%的工业产值增速来计算,到2030年,中国工业产值有望可以达到54.75万亿元

工业产值.png

数据来源:国务院统计数据库

制造业人口.png

数据来源:国务院统计数据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30年,我国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将下降到1.6亿左右。稳步上升的工业产值结合逐年下降的劳动力就业人数,使我国的人均工业产值呈现线性上升趋势。经过测算,10年后,也就是说到2030年,我国的年度人均工业产值预计将达到32.1万元,比2020年的人均工业产值14.8万元翻了2.17倍。

人均工业产值.png

数据来源:国务院统计数据库

        如果这个10年后的场景能够实现,则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价值创造方式和人的技能需求都会大幅改变。资本也会进一步流向高人均产值和高附加值行业。

         说到高人均产值,相信很多人会联想到高科技,数字化,精密制造等行业,智能制造的大趋势被很多人看好。那么,这些行业的人均工业产值有多高呢?

         根据新浪财经的板块分类,我们选取了各制造业板块的典型公司(市场规模较大,主业成分相对明确单一,贸易占比较小的企业),再加上一些行业注明公司,例如华为和工业富联等,比较他们在2019年的人均产值和人均毛利。本文的研究方式不一定严密,但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利.png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工控网,前瞻行业研究,上市公司年报

 通过数据看出,相比较于传统工业,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业如化纤化工,装备制造,高科技等领域的典型企业的确拥有较高的人均产值。纺织,家居,建材,医疗器械等行业的典型企业的人均产值相比不高。

代表行业人均产值.png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工控网,前瞻行业研究,上市公司年报

除此之外,通过对比各行业代表企业的人均毛利(附加值),可以看出,除了食品和酿酒行业外,人均毛利(附加值)高的企业往往具备高技术属性和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的属性,例如华为,三一重工,海螺水泥,万华化学和恒瑞医药等。

我们认为,人均产值高的产业将能够保持其全球竞争力,而人均产值相对低的行业也必然通过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人均产值,以应对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冲击,同时,资本也会更多的向人均产值高的行业以及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人均产值的技术领域流动。比如,人工智能,自动化,数字技术等。

关于社会:

上述的这个升级过程要在10年间迅速的完成,虽然看起来完美契合了劳动力人口的变化,但是对劳动力的结构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比如,在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产线体系下,原有大量的产业从业人员可能会因为技能不匹配而被迫出局。

假设一代产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年限是35年,假设技能固化的时间是开始工作的前20年,在这个年限前都没能获得产业升级所需技能培训的,都会无法适应剧烈变动的行业需要。则大概有43%的产业从业人员面临着被淘汰,分流,收入增长停滞或收入下降的命运。也许我们的假设有点极端且粗暴,但是无论如何,这都会影响很多人。

机器人.jpg

让我们来看下历史上的一些故事:

十九世纪初,那个自动化纺织机开始被产业应用的时代。 1811年的3月,在英国诺丁汉爆发了纺织工人的暴动,工人群起砸毁机器和作坊,接下来的两年,该运动在整个英格兰境内蔓延。最终结果是,自动化纺织机普及,工厂不在需要技术娴熟的工人,只需要无技术廉价劳动力,大量产业工人失业。

1907年的纽约,每个夜晚都有600个点灯人在薄暮降临爬上灯柱,点燃路边的瓦斯灯,在日出时分爬上梯子灭灯。而很快,电灯专利的诞生取代了这些人的工作。

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中一群训练有素的人,在放大镜的辅助下,负责识别警方送来的每一枚指纹。但他们并不知晓,在7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指纹识别技术将会替代这份工作,他们也会因此失业。

卡通图.jpg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关于机器人取代人类的声音一直此起彼伏。还有人开发了有趣的网站,计算“被机器人抢饭碗”的概率,此类论调,皆可见诸报端。以致于每每谈及AI、机器人,免不了让人联想到失业、砸饭碗、灭亡等命题。

当然,有阴影的地方也必然有光明。美国的女洗衣工人,1910年曾达巅峰的50万人,后因电气革命而骤降,90年代趋零。与此同时,女性的家务负担也极大减轻,使她们有精力投身职场,在社会上拥有了更大话语权,也拉开了男女平权运动的序幕。机器人和智能化不仅会在劳动力市场上替代一部分人类工作,与此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创造新的机遇,“人机共融”也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机器狗.jpg

        近年来,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上疫情带来的影响,消费者需求与企业需求变化亦在加速。

消费者所需的数字化程度日益增长,不断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人与人的接触也在逐渐减少。例如食品、生鲜配送类企业,疫情期间的用户使用量增长迅猛。与此同时,疫情的蔓延也在影响着全球的供应链,更多企业迫切期望提升韧性并解决劳动力复工复产等方面的挑战,更多企业期望将自动化融入其商业模式,提升供应链的灵活性并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在未来,自动化,人工智能,数字化将成为制造型企业发展的基石,制造业的未来新趋势也正初现。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很多习惯,也催生了数字化浪潮,电商在全球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仅如此,随着“全民健身”的概念深入人心,健身消费市场也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智能健身社群,“宅”健身的理念也受到更多人追捧。

所以,未来10年的变化,可能是对一些人的颠覆,也可能是对他们的解放,新的技术和商业架构都可能会因此诞生。

站在那个时点向回看,对个人而言,还是应该保持开放积极的心态,学习和了解新事物新技术,不要停留在原地。

而对资本的建议则是,选择能够顺利带你去往那个时点的产业和人,摆脱原有的成功路径依赖,才是聪明之举。

纸飞机.jpg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工控网,前瞻行业研究,国务院统计数据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各上市公司年报